古代服飾的演變

2022-05-02 11:32來源:文通網(wǎng)

  我國古代各個歷史時期的服飾都有其小同的風貌,這是同當時的經濟基礎、生活環(huán)境、社會風俗與審美觀念密不可分的。服飾常常具有鮮明的地方和民族特征。

  北京周口店發(fā)現(xiàn)過舊石器時代(距今18000余年)山頂洞人所用的骨針,說明從這個時候起,居住在我國這塊土地上的人們,已經知道縫制衣服。在新石器時代的彩繪陶器上,出現(xiàn)過穿衣服的人物圖案。進入階級社會以后,商代給我們留下了一些有關服飾的資料。從河南安陽出土的玉雕、石雕和陶塑的人像上,可以看到頭戴扁帽,身穿右衽交領衣,下穿裙裳,腰間束帶,裹腿,著翹尖鞋的奴隸主,和免冠、著圓領衣,手上戴枷的奴隸的形象。從這些材料看來,古代華夏族上衣下裳、束發(fā)右衽的裝束特點,這時已經形成。

  西周時代,貴族們仍然把上衣和下裳分開,在金文和《尚書》、《詩經》等古文獻中可以看到玄衣、袞農、黃裳、繡裳等名目。此外他們在腰間常束寬寬的紳帶,腹前有時還系著一條象圍裙一樣的。

  春秋戰(zhàn)國時代在服裝方面最重要的變化,是深夜和胡服的出現(xiàn),深衣將過去不相連的衣和裳連屬在一起,“被體深邃”,所以叫深衣。它的下擺不開衩,而是將衣襟接長,向后擁掩,即所謂“續(xù)衽鉤邊”。這種服裝在戰(zhàn)國對廣泛流行。

  胡服則指我國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的服裝,他們?yōu)榱擞文習r騎馬的需要。多穿短衣、長褲和靴。這種服制是戰(zhàn)國時期趙武靈王引進以裝備軍隊而加以改革的。伴隨著胡服也傳來了帶鉤。它起初帶著外來語的名字,叫“鮮卑”、“犀毗”或“私齜頭”等,后來才通稱為帶鉤。帶鉤是束結革帶用的。這種帶也叫“鉤絡帶”,它結扎起來要比過去的紳帶便捷得多,所以很受歡迎,帶鉤的制作自戰(zhàn)國以至兩漢都很盛行,所以式樣繁多,有些制作也很精美。成為一種優(yōu)秀的工藝品。

  由于西漢時的深衣是將下襟纏在身上,這樣既欠便利又費布帛,所以到了東漢時,一種直裾的??(chan yu攙于)就流行開來了。在東漢時的畫像石上,我們看到的官員和士人,大都穿著這類衣飾。??的再發(fā)展一步,就是唐、宋時代的交領袍。

  除了衣制之外,漢代服裝最重要的特點是它的冠制。冠本來是加在發(fā)髻上的一個罩子,很小,并不覆蓋整個頭頂。占時曾有男子成年時皆行冠禮的規(guī)定;但在漢代,“卑賤執(zhí)事”的人。都只能戴幘而不能戴冠。幘有點象一頂便帽,有平頂?shù)模小捌缴蠋尽?;有尾狀頂?shù)模小敖閹尽?。到了王莽時,據(jù)說他自己頭禿,所以先戴幘,幘上再加冠。后來這種戴法普及開來,因而在東漢畫像石上出現(xiàn)的冠,也都在下面襯著幘。但冠和幘并不能隨便配合,文官戴的進賢冠要配介幘,武官戴的武弁大冠則要配平上幘。進賢冠前部高聳,后部傾斜,外形有點象個斜三角形的跛足小板凳。冠前有“梁”,根據(jù)梁數(shù)的多寡來區(qū)別身分的高低。武弁大冠義叫“惠文冠”,惠即惠;指薄麻布。它起初是在平上幘上面扎一條麻布手巾,后來這條麻巾改用漆紗制作,看上去象在幘上罩了一個漆紗籠,所以又叫“籠冠”。

  不過,進賢冠前面的梁雖然起著區(qū)別尊卑的作用,但因梁數(shù)通常只有一梁、二梁、三梁之別,所以不能區(qū)分得很嚴格。作為官階在服裝上的標志,漢代主要通過綬來達到這個職的。綬本是系在官印上的絳帶,漢代官員將印裝在腰間的顰囊里,綬垂在外邊。依官階的大小,綬的顏色和織法都不相同,所以其身分可以一望而知。

  漢代的婦女一般將頭發(fā)向后梳掠,在肩背間綰一個髻,像是拖著一把錘子,所以漢代人把它叫“椎”(音cui垂)髻”。以“舉案齊眉”、“相敬如賓”的故事著稱的粱鴻的妻子孟光,《后漢書》就說她“為椎髻,著布農”。在漢代的陶俑當中。這種發(fā)式很普遍。在畫像石中還可以看到漢代婦女戴巾幗、華勝(首飾)的形象。腰鼓形的耳